法考的民法和刑法如何建立知识框架?

问禾法考
2025-07-09

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中的民法与刑法作为两大核心科目,体系庞杂、知识点密集,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是通过考试的基础。问禾将系统介绍法典结构拆解法、法律关系定位法和案例串联学习法三种高效框架构建方法,帮助考生攻克这两座"大山"。


法典结构拆解法构建主干体系


民法"七编逻辑"需整体把握。以《民法典》七编为框架:总则编掌握民事主体、法律行为、代理等基础概念;合同编重点理解要约承诺、违约责任等核心制度;物权编建立"占有-用益-担保"权利体系。特别注意人格权独立成编的创新意义。

刑法"犯罪论+刑罚论"双支柱。犯罪论按"构成要件该当性-违法性-有责性"三阶层构建,重点掌握各阶层出罪事由;刑罚论区分主刑附加刑,特别关注累犯、自首等量刑情节。分则罪名按客体归类记忆,如财产犯罪、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等。

法考的民法和刑法如何建立知识框架?


法律关系定位法厘清适用逻辑


民法"主体-内容-客体"三维分析。遇到案例先定位法律关系主体(自然人/法人),再分析权利义务内容(债权/物权),最后明确客体(行为/物/智力成果)。如买卖合同纠纷中,买方(主体)享有请求权(内容)针对货物(客体)。

刑法"客观-主观"双层次判断。客观方面考察行为、结果、因果关系;主观方面分析故意、过失、目的等要素。共同犯罪需同时判断"共同行为+共同故意",犯罪形态要区分预备、未遂、中止。


案例串联学习法活化知识应用


民法"请求权基础"思维训练。针对典型案例如房屋买卖纠纷,练习按"合同请求权-物权请求权-侵权请求权"的顺序检索法律依据,比较各请求权的构成要件与法律效果。

刑法"罪名辨析"对比学习。将易混罪名如盗窃与侵占、抢劫与抢夺制作对比表格,从客体、客观方面、主观方面三维度区分。通过真实案例(如"许霆案")理解司法解释的适用逻辑。

建立民刑法知识框架的关键在于体系化梳理、关系化理解和案例化应用。建议采用"三色笔记法":黑色记录法律条文,蓝色标注学术观点,红色标记典型案例。每日学习后绘制思维导图,将新知识归入已有框架。考前用"法条-要件-案例"三位一体的卡片进行冲刺复习。系统的知识结构、清晰的适用逻辑和灵活的案例分析能力,是应对法考民刑法试题的三大支柱。关注问禾法考,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哦~
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